(来源:嘉兴日报)天猫配资
转自:嘉兴日报
※欢喜录
每天一小时
给我带来的确幸天猫配资
■许宏林
每天清晨5点半左右,我便睁开惺忪的双眼,起床、喝水、热身、跑步,这一连串动作,早已成为我早晨雷打不动的“规定程序”,就连出差在外也一样。这每天一小时的跑步时光,已陪我走过11个春秋。它像一位沉默的至亲,陪我扛过生活的风雨;像一把耐心的刻刀,细致地雕琢出我自律的日常;让曾经“难坚持”的习惯成了刻在骨子里的自然,甚至还为我送来意外的确幸。
就是这每天一小时,悄悄调理着我的状态和生活节奏。11年前,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上工作,一时还不太适应新环境,加上体检报告里的“箭头”,便横下心来开启跑步之旅。
跑步的第一个月,每天清晨都是一场和睡意、惰性的“较量”,经历过学生时代“再睡五分钟”的反复,但想到体检报告里的“箭头”,便起床往外冲。为了早上能按时出门,我开始强迫自己晚上11点前放下手机睡觉。起初会在床上翻来覆去,便试着睡前喝杯温牛奶、用热水泡会脚、看几页书,慢慢养成了到时间就睡、到时间就醒的习惯。早上跑完步、吃好早餐,再投入工作,人一整天都精神抖擞,这是跑步带来的“连锁反应”。规律作息养好了精神,丰盛早餐补足了能量,整个人的状态自然就好了。
几年下来,不仅体检报告里的“箭头”消失了,就连我倔强的脾气也改了不少。以前的我,总爱较劲,孩子没考好,会忍不住发火;工作上比同事慢一步,会暗自焦虑;就连遇到观点不一的人,也非要争个对错。跑步时我发现,越是急着往前冲越容易岔气,反而放慢脚步、调整呼吸就能跑得更舒服。这份“从容”也延伸到了生活里:孩子成长中的波动,我会耐着性子陪他面对;工作有落差,就沉下心来从自身找原因;遇到“负能量”的人,一笑了之。不是认怂,而是明白了有些较劲毫无意义,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上。
以前周末总爱窝在家里,刷抖音、看电视,一天下来浑身酸痛,心里还空落落的。而现在,周末的晨跑我会特意选择不同的路线,让每一次出发都有不一样的风景。沿着运河绿道跑,晨雾中看见货船推开水波,声响混着风声成了最特别的晨曲;转到秀湖公园,朝阳穿过艺术中心洒在湖面,天鹅舒展着翅膀划过水面,我的脚步都跟着轻快起来;有时候馋了,就去跑新塍绿道,拐进千年古巷,点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,一口下去晨跑的疲惫化作了满足。跑完步,顺道去菜场买些新鲜食材,做一顿丰盛的午餐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、拉拉家常。跑步不仅改变了我,也让家里的氛围更加和睦。
每天一小时的跑步,带给我太多好处,还有意想不到的确幸。今年3月,我报名参加“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”,原本只是抱着“感受氛围、挑战自我”的心态,根本没指望跑出什么好成绩。当我踏上赛道,耳边是观众的加油声,身边是并肩前行的跑友,脚下的每一步都变得格外有力。当我看“嘉兴马拉松”公众号公示成绩时,发现自己恰好是“嘉兴籍”第50名时,整个人都惊呆了,我竟是那个“踩线”的奖金获得者。我的这份幸运,既是备赛期间双腿绑沙袋的强训成果,也是自己11年来每天一小时的馈赠,当然,也少不了几分“刚好赶上”的巧合。拿着奖金,心里满是感动和兴奋。原来,每天默默跑过的路,真的会在不经意间为你铺下惊喜的台阶。
有人说“21天养成一个习惯”,但对我而言,跑步远不止21天那么简单。每天一小时的跑步不是靠“打卡”硬撑出来的,而是像春雨润物,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它让我作息规律、饮食健康、学会享受生活,甚至迎来了马拉松比赛的惊喜。每一个小小的改变、每一份突如其来的惊喜,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秩序、更有活力,也更有期待。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